黄色福利片-黄色福利-黄色短视屏-黄色短视频网站-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迎接經濟新常態 溫州“機器換人”重新起航

字號:

2015-01-2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寬敞的廠房里,人山人海的場景不見了,代替的是一排排整齊的機器;人力縫紉、手工制作模具的現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鼠標的點擊聲、激光儀器迸射的火花。

  這是當下溫州不少鞋廠里的情景。

  如今,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到來,實施“機器換人”戰略,改變“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態、再造傳統產業成為勢在必行的選擇。

  問題:擔心“用工荒”

  人力成本低、勞動時間長,薄利多銷、以量取勝,溫州的民營企業曾憑借這些因素創造過輝煌的經濟成就。如今,隨著傳統勞動制造業里‘人口紅利’的消失,這些企業面臨著“用工荒”和人力成本提高所帶來的利潤微薄問題。

  “據浙江經信委統計,200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人均勞動報酬為14847元/年,2012年則達到了41370元/年。”溫州市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曹啟蒙表示,如果單以溫州為例,目前企業的人均用工成本為每年5萬元左右。

  但即便如此,外來務工人員依然源源不斷離溫返鄉,讓企業在春節前經常為來年是否出現“用工荒”捏把汗。

  據康奈集團副總經理吳圣能介紹,盡管公司的普通員工月薪已從2009年的1300元增長至2014年的近2000元,每年都還是擔心員工在開春之后是否還會返工。

  “所以每年年底我們的干部都會到員工來源較多的貴州、云南、安徽等地‘家訪’,希望能借機表示慰問并做好溝通工作,鼓勵員工節后返工,也動員他們的老鄉加入我們企業。”

  改變:機器換人
  
  面對不斷下降的利潤率,溫州的民企如何抉擇?
  
 “剛開始,不少企業都選擇了外移,尋找低人力成本的地方繼續舊有的生產模式。”曹啟蒙向記者介紹起企業作出抉擇的過程,“但隨后這些企業意識到,所謂內陸地區的低人力成本也只能解‘燃眉之急’,不符合企業的長遠發展。”

  于是,在市場因素的作用下,不少企業痛下決心,選擇“機器換人”,進行技術改造。

  舉例而言,溫州聚星電接觸科技有限公司自2011年來投入3232萬元進行“機器換人”,而瑞明集團近5年來企業年均研發投入和設備投入超過7000萬元,其中2013年超過1億元。

  “買這臺機器的錢差不多可以換一輛寶馬7系。不過,買車會貶值、不劃算。但購買的機器設備卻會創造利潤、不斷增值。企業家就是應該投資第一,消費第二。”浙江華建尼龍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施志鏘的這番話道出了企業家們的心聲。

  成效:減員增效
  
  在瑞明集團的車間里,一臺3D激光打印機正在運行,負責看護的只有一個人。在機器對材料的自動切割、收集、疊加下,一個個汽車配件的模具將在10小時后誕生。而此前,這樣的模具靠手工制作至少讓幾十上百人工作一個月才能完成。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巨一集團通過全自動切割機、電腦針車等設備的引入,在同比減員15%的情況下將生產效率提高了15%;華建尼龍通過全自動生產流水線的引進讓兩名員工管理起溫度、氣壓、流量、閥門控制等數百環節,而過去則需要數十人分類操作。

  “除了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產品質量也是‘機器換人’的重要出發點。畢竟汽摩配件對質量要求很高,這一點自動化生產要比人工操作可靠很多。”瑞明集團總經理戴光永這樣告訴記者。

  據統計,實施“機器換人”后,人民電器集團的產品一次性交檢合格率從原先的96.8%提高至98.4%,巨一集團的皮鞋從原先95%的合格率上升為98%。

延伸閱讀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