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城汽車(601633,SH)發布168億元定向增發資金計劃并復牌之后,股價一直處于劇烈波動狀態甚至一度跌停。7月17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從7月14日到7月16日,該公司A股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于異常波動范疇。
巨額募資布局新能源技術和智能汽車技術,對于長城汽車而言,是一次戰略轉型的“二次創業”。但對于投資者來說,如何保持銷量和利潤的雙增長才是當下的關鍵。目前汽車市場的增長放緩明顯,不僅合資公司日子過得很艱難,自主品牌想撬動增長所花費的精力也更為巨大。
盡管如此,長城汽車發力新能源已經是箭在弦上。“首款新能源車型將于2017年正式上市,預計到2025年長城汽車將建成多個新能源車型平臺。”魏建軍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認為:“長城汽車投資新能源的戰略無可厚非,這是在政策壓力之下,降低燃油消耗限制的重要措施。但在投資者看來,卻未必會給長城汽車帶銷量和利潤提升。”
可能正是出于這種心態,在長城汽車發布新能源戰略之后,即遭遇機構的頻繁減持。
高油耗倒逼新能源提速
長城汽車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領跑者,在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快速發展期之時,一直沒有實現新能源車型量產。隨著一則定向增發公告的發布,長城汽車對于新能源技術的態度發生改變。
6月18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宜,因此自6月19日起停牌。”7月10日,長城汽車再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此次定向增發規模不超過168億元,將主要投資于新能源領域和智能汽車研發項目。
新能源領域計劃投資120.28億元,50.8億元用于技術研發,41.42億元用于年產50萬臺新能源變速箱項目,17.62億元用于年產50萬套新能源汽車電機及電控項目,10.44億元用于100萬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項目。
魏建軍表示,“預計到2025年,長城汽車將形成多個新能源車平臺。”未來該企業將成為一個既擁有傳統能源車,又擁有輕混、強混、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在內的自主品牌企業。“在新平臺上開發的首款車型將于2017年正式上市。”魏建軍透露,“在此之前,長城汽車將于明年首先推出純電動轎車。”在長城汽車官網上,電動版概念車歐拉已位列即將上市的車型中。
此次長城汽車推動儲備的新能源技術進入量產階段,和目前不斷嚴苛的油耗壓力不無關系。魏建軍坦言:“對于長城這樣專注于SUV的企業來說,油耗的確較高。”
根據工信部近日發布的《關于2014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況的報告》顯示,長城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為7.11升/百公里,距離2015年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要降至6.9升/100公里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另一家自主品牌車企比亞迪,其去年平均燃料消耗量為6.24升/百公里,除了車型因素外,新能源車的銷量對于降低這一數值無疑起到了積極作用。
魏建軍營銷態度轉變
此次長城汽車投入巨資,欲實現新能源車從技術儲備到量產的轉變,并不僅為應對日趨嚴苛的燃油消耗標準。魏建軍表示:“長城汽車發力新能源也是提升品牌,提升長城汽車整體實力的重要手段。”這一舉動被業界評價為“二次創業”。
根據長城汽車的公告,在新能源車型研發項目順利實施的基礎上,該公司將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搶占市場份額,提升市場占有率,增加未來相關營業收入及盈利能力。同時長城汽車認為,年產50萬輛新能源智能變速器項目建成并全部投產后,按照市場價格測算,可實現年收入約85億元,凈利潤約13億元。
但資本市場似乎并不樂觀。7月13日,長城汽車H股開盤后股價便一路下滑,一度出現跌停。在A股市場,雖然當天長城汽車股價飄紅,但次日即大幅下跌。
在長城汽車發布新能源戰略之后,部分機構開啟新一輪的減持行動。其中,摩根大通在此前多次減持長城汽車股票之后,7月14日再次減持705.48萬股,套現2.27億港元;當天,長城汽車H股主要股東Invesco Advisers,Inc.,場內減持該公司股票788.2萬股,套現2.51億港元。
有分析師認為,“對于投資者而言,他們更加關心長城汽車如何提振銷量和利潤,對于新能源的投入反而會導致成本增加,短期內很難對利潤和銷量有所貢獻。”
中金公司也發布報告稱:“我們下調長城汽車評級至 中性 ,更多基于對SUV市場競爭激烈和哈弗銷量乏力的擔憂。”
針對這一市場困境,從來不主動為產品做“宣傳”的魏建軍,態度上也開始變化。他表示,“希望做到精準傳播”,在終端市場上“開始搞一些深度體驗的活動”。魏建軍希望這些措施能改變消費者的認知,助力哈弗H8、H9的銷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