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福利片-黄色福利-黄色短视屏-黄色短视频网站-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創新是科學技術進步的原動力 別把透支當創新

字號:

2015-11-04來源:上海證券報作者:黃湘源

  創新是科學技術進步的原動力,也是推動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前置因素。對于創新的重要性,怎么評價都不為過。不過,在資本市場,如把透支當創新,那還能說是支持創新,而不是消費創新甚至糟蹋創新嗎?

  令人遺憾的是,在今日的我國資本市場,這種消費創新、透支創新、糟蹋創新的事兒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滬深股市吃夠了透支之苦。很多人一講起創業板,就以中國的納斯達克自居,殊不知納斯達克的整體市盈率2015年不過27.3倍,而滬深創業板竟達109.6倍,今年上半年一度還達到140倍以上。在信息不對稱和監管缺位的條件下,存在上市公司和相關利益集團合謀,通過提高首次發行市盈率侵占投資者利益的情況。一些“三高”新股,一上市便破發,有的甚至還因連年虧損而走上瀕臨退市的邊緣,不僅令一級市場投資者經歷了由希望變失望的大喜大悲,也給二級市場投資者帶來了極大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資源跨時間空間的配置與流動”的現象,并不僅限于創業板,主板、中小板甚至新三板也多有類似情況出現。據Wind資料最近的統計,截至10月29日收盤,兩市共有69只A股復權價較其首次發行價仍處破發狀態。中石油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降幅近七成。中國神華、中煤能源不是業績大幅下滑,就是已出現巨虧。而在去年扭虧并避免被暫停上市的華銳風電,今年前三季度再次出現較大幅度虧損,股價破發幅度接近七成。

  創新創業企業的“最先一公里”不僅需要天使、風險投資以及創業投資基金的支持,也離不開政府在頂層設計上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大力培育和規范公私募基金,進一步壯大服務創新創業的各類資本力量,由此帶動社會資本對創新創業企業支持的前移。不過,這同不加區別地一味強調“資源跨時間空間的配置與流動”,追求“將未來的收入‘變現’到今天來用,將別人的資產當作自己的資產使用”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至于將本應由政府所提供的政策性支持和商業銀行所提供的信貸幫助混同于資本市場的自主投資行為,就更不應該了。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資本市場不僅需要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并且,宏觀調控方式也必須創新和完善。盡管在國家政策層面提出了“加快創業板市場改革,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健全適合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的制度安排,擴大服務實體經濟覆蓋面”的要求,但在行政權力遲遲沒有退出發行審核的條件下,即使新股發行未因股災而暫停,效率不高的發行審核制同“加快創業板市場改革,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馳的。

  同海外市場平均三四個月的審核周期相比,滬深創業板市場一至兩三年的審核周期不僅顯得漫長,而且不時還因發行政策的變化和新股發行的暫停而橫生變數。在此期間,發行人不僅需要保證業務、財務的穩定,以免影響審核過關,而且,還往往不敢大規模投資和并購重組,這對企業的發展不可能不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2014年調整的創業板準入條件,適應創新型企業業績波動的特點,取消了持續增長的要求,但仍要求發行人已經實現盈利。對此,市場不是沒有爭議的。特別是對互聯網等許多高新技術和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型企業來說,與其讓盈利要求成為其境內上市的主要障礙,還不如適當放寬盈利門檻,讓更多的阿里巴巴、京東等創新型企業今后不必再舍近就遠,墻內開花墻外香。在這方面,國務院2015年6月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對積極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研究解決特殊股權結構類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性障礙,完善資本市場規則,提出了較為具體的要求。但從政策的提出到轉機的實現,顯然還需要時間。在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大動作推出之前,創業板先行一步也未嘗不可。

  無論是創業板制度的進一步改革,還是注冊制改革的推進,盡管所講的不是改革就是創新,從來也沒有并且也不可能違背以價值為原則的市場導向。而“透支”,則不僅從根本上違背了改革和創新的市場宗旨,也是與監管轉型的原則格格不入。而監管轉型,說到底就是規避類似的監管套利行為,尤其跨市場的套利行為,保證和保障市場要素有序自由流動,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所以,也可以說,監管轉型,就是資本市場支持創新創業,同時確保資本市場穩定健康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