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間,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旗下公司發布公告宣布雙方重組方案,涉及集裝箱運輸、碼頭經營、能源運輸和金融平臺在內的四大板塊,共70多項資產交易。重組方案將于2016年開始實施,如能順利完成,中遠中海將躍居全球第四大航運企業。
記者采訪了解到,此次重組共涉及中遠、中海兩大集團60%左右的資產,重組將有利于實現規模效應,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優質資產集中度。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遠洋”)、中遠太平洋有限公司(簡稱“中遠太平洋”)和中國海運集團旗下的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發展”)、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集運”)通過資產整合,將形成全新的四大業務板塊。
根據公告,中國遠洋將租入并經營中海集運集裝箱船舶和集裝箱,成為專注于集裝箱航運服務的平臺;中遠太平洋收購中國海運(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中海集運持有的碼頭資產,將成為專注于全球碼頭業務的平臺;中海集運收購中遠和中海集團租賃類、金融類資產/股權,將成為專業化的綜合航運金融服務平臺;中海發展收購中遠集團持有的大連遠洋100%股權,將成為專注于油品運輸業務、LNG運輸業務的油氣運輸平臺。
以上方案需經過股東大會批準后,預計2016年開始實施。
中國海運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俞曾港說:“四大板塊整合完成后,其規模優勢將大大顯現,集裝箱運力排名將躍居世界第四,僅次于丹麥馬士基、瑞士地中海和法國達飛。旗下碼頭吞吐量將躍居世界第二,油輪和干散貨運力將成為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中國遠洋將出售干散貨航運資產予中遠集團,剝離上市公司,這使得優質資產進一步向上市公司集中。
據介紹,盡管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航運市場持續低迷,但中遠中海的油輪、集裝箱業務仍保持較強的盈利能力,無奈受到干散貨運輸板塊的“拖累”,經營業績不容樂觀。通過板塊重組,上市公司將集中優質資產,并將通過資源集聚做強四大平臺。
中國海運方面表示,兩大集團的重組將最大限度的減少重復投入,真正形成資源互補,四大板塊還將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拓展業務。比如,中海集運作為金融平臺還將擇機收購其他金融產品。
國際海運早已是充分競爭性行業,自2008年以來,一直飽受運力過剩、需求不足的沖擊,大船化、聯盟化成為必然趨勢,早在中遠和中海宣布重組之前,法國達飛即宣布收購淡馬錫旗下的東南亞最大航運公司東方?;剩饦I內關注。
原本中遠中海集裝箱板塊整合成功后將有望超過排名全球第三的法國達飛,而法國達飛收購東方海皇后,進一步拉開了與中遠中海的距離,穩住全球第三的地位,并縮小了與全球第二的瑞士地中海的差距。俞曾港說:“即使加上新增訂單,中遠中海的集裝箱運力也僅能達到200萬TEU左右,仍然少于完成收購的法國達飛。”
一定的運力規模和航線網絡是航運企業角逐國際市場的基本條件,但隨著航運業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魚吃小魚的“聯盟時代”僅僅是階段性產物。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說:“互聯網+航運將是未來航運業發展的新趨勢,這是航運市場的供給側改革,通過第三方平臺的建立,貨主可以選時段、選船,就像現在的第三方機票訂購平臺一樣,供給關系和價格決定機制將發生改變,這有可能會對‘聯盟化’造成沖擊。”
(記者賈遠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