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福利片-黄色福利-黄色短视屏-黄色短视频网站-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重慶機電集團:降成本調結構 創新推動轉型升級

字號:

2016-05-03來源:重慶日報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為中高速,需求側疲軟導致全國工程機械企業、機電產品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如何應對這樣的行業發展局面?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機電集團”)圍繞《中國制造2025》戰略布局,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降低生產成本,推進結構調整,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一系列改革措施卓有成效。

  去產能,“一企一策”推進結構調整

  作為老牌大型國有企業,重慶機電集團下轄147個企業,管理層級達5級。

  “下轄企業太多,企業間協同性、關聯性不強,部分企業缺乏核心產品及市場競爭力。”重慶機電集團總經理黃勇談到,要破解發展難題,必須改變集團下轄企業“多小散弱”狀況,而“去產能”正是其中關鍵。

  早在2013年底,重慶機電集團即制定了《機電集團企業改革發展與組織結構調整方案》,將所屬全級次147家企業按照戰略發展、改革調整、戰略退出、特殊職能進行科學分類,實施一企一策,分類推進、分步實施結構調整。

  按照《方案》規劃,重慶機電集團從5個方面著手,做好結構調整“加減法”。首先對下轄機床集團、水輪、通用等5戶戰略發展類企業,通過技術進步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對重點骨干企業中的虧損企業,加大引資合作和改制重組力度;抓好股權多元化改造,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建設;同時,完成“僵尸企業”、“殼企業”的退出注銷工作,消滅虧損源頭;做好企業“無效資產”的清理處置。

  通過一系列引資合作、并購擴張、股份制改造、資產重組、破產清算、關閉注銷等動作,重慶機電集團“去產能,調結構”成果頗豐——重慶機電智能制造公司、重慶軌道產業投資集團、世瑪德智能制造公司等新建企業成為了集團的優勢產業;華浩公司通過重組混改,“僵尸企業”煥發生機。

  據悉,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的有序推進,2017年前后,重慶機電集團將形成一批“產權清晰、主業精干、競爭力強、效益顯著”的10-50億左右規模的實體企業,構建起集團+N個上市公司+資產公司的組織架構,最終實現整體上市的改革目標。

  重創新,降低成本加快轉型升級

  今年3月,在重慶機電集團第二屆科技進步大會上,8項成果、51名員工獲得集團重金獎勵,同時確定了30個重點技術創新項目。這也意味著集團“兩年一表彰、一年一推進”的科技創新常態化機制已經形成。

  “過去,我們的制造業代工、嵌入到跨國公司全球工序分工的模式,靠低成本的勞動力、土地、環境,靠簡單模仿、抄襲、仿制參與國際競爭,這個時代已經結束。”黃勇表示,重慶機電所屬的裝備制造業要向中高端水平轉變,第一要務就是創新。只有通過創新,“中國制造”才能強筋健骨、提質增效。

  為此,重慶機電集團積極構建集團與所屬企業兩級創新體系,依托海外企業研發團隊和海外高校院所,構建了機電研究院等集團層面的創新平臺。同時,加快所屬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打造所屬企業專業化產品研發平臺。

  目前,重慶機電集團已建成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國家級經濟動員中心,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6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持續創新,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加快了技術升級。據統計,2015年重慶機電集團全年新增授權專利303件,新產品產值率達到54.9%,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風電葉片新增訂貨及銷售收入雙雙突破10億元,創造了歷史新高。

  “當前,全市軌道交通、鐵路建設、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集團下屬的重慶長客、ABB、重變電等企業可為這些大型項目提供裝備,這也是企業發展的機遇。”黃勇透露,下一步,重慶機電集團將繼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在水利發電、電子信息、核電、貿易、物流與金融領域取得突破,培育新的增長點。

延伸閱讀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