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開平 廣州報道
6月8日,一份廣汽集團旗下子公司高管換防的名單流出,涉及近10位廣汽集團、廣汽本田和廣汽傳祺高管。
多位高管由廣汽本田派往廣汽傳祺是牽動這次換防的主線。現任廣本執行副總經理郁俊將前往廣汽乘用車任總經理,吳松將到廣汽集團任副總經理兼任廣汽乘用車董事長。這項核心的人事變化,牽動了上下一系列的人事變動。
不過,截至發稿,廣汽集團官方仍未發布相關消息,“目前沒有正式的文件通知,所以對所涉人員變動沒有官方消息。”廣汽集團內部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但其并沒有否認這份名單的準確性。
廣汽集團頻繁發動高管換防并不意外。2013年廣汽發動了中國車企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人事變動,幾乎涉及所有的下屬整車企業,第二年又進行了小范圍的調整。
目前,距離上一次大規模換防,已經過了三年。今年以來,廣汽旗下合資公司已經陸續有高管變動,廣汽內部人士稱“任期已滿”。廣汽內部下屬公司的高管,幾乎形成了三年任期的類職業經理人制。
重點支援自主品牌
最近兩年,廣本和傳祺保持了汽車行業最快的增長速度,廣本同時穩定了其在廣汽規模最大的合資公司的地位。這一輪人事調整,緊靠目前廣汽集團表現最出色的兩家下屬公司廣汽本田和廣汽乘用車進行。
核心調動是廣汽派駐兩家公司的掌門人變動?,F任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郁俊將調往廣汽乘用車并出任總經理一職,現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的吳松,將升任廣汽集團副總經理兼任廣汽乘用車董事長。
兩位核心人物的變動,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吳松任廣汽乘用車董事長后,則免去原董事長袁仲榮,但其繼續擔任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郁俊在廣本的執行副總經理一職,則由現任副總經理鄭衡接手,而接替鄭衡的,是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袁小華。
此外,現任廣汽傳祺銷售公司總經理肖勇將出任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銷售部副部長楊穎將填補肖勇離開后的職位空缺。廣汽本田生產本部副本部長詹松光將調往廣汽乘用車并擔任副總經理。
上述變動緊靠廣汽本田向廣汽乘用車輸送人才。廣汽乘用車經歷了四年多的發展,去年銷量達到了19.5萬輛,同比增長63%。廣汽乘用車從無到有,度過了初級階段。
不過,按照廣汽集團的規劃,廣汽乘用車有更加宏大的目標:2015年目標是20萬輛爭取25萬輛;2017年目標為50萬輛。實際上,廣汽乘用車沒有完成原定的2015年目標。
而要在接下來的兩年內達到50萬輛的目標,廣汽乘用車面臨很大的壓力。以自主品牌發展的規律看,20萬輛是自主品牌車企規模化的第一道坎,很多車企受制于體系能力會在這個階段徘徊,超過20萬輛后第二道坎就是50萬輛。這兩個階段之間,廣汽基本沒有給傳祺喘息的時間。
從傳祺的產品結構看,絕大部分銷量來自于一款車GS4,今年GS4的月銷量最高可超過3萬輛。銷量過于依賴GS4是傳祺必須面對的一個核心問題,明星產品月銷3萬輛幾乎是極限,即使可以在生命周期內維持銷量,GS4無法帶來增速。廣汽乘用車要達到下一步目標,核心是能不能打造下一個或者下兩個明星產品。
廣汽傳祺今年的主要新品是中高端的產品GA8、GS8和GM8,從轎車、SUV到MPV系列化的高端產品。但從目前品牌所處的高度看,很難為傳祺帶來較大規模的銷量,主要目的是提升品牌。
以吳松為首的一幫專業元老從廣汽自主品牌籌劃開始,已經干了近10年,露出疲態;要求高速增長背后的瓶頸,廣汽董事長張房有、總經理曾慶洪等高管已經可以看到。
從20萬輛到50萬輛,傳祺更需要的是新管理思維。合資公司向自主品牌輸血,一直是廣汽慣用的做法。廣汽本田是目前廣汽表現最突出的下屬公司,郁俊在釣魚島事件后接任執行副總經理,推動了廣本的新一輪變革。到2015年廣本銷量超過60萬輛,同比增長30.9%。今年1-5月,廣本銷售22.4萬輛,同比增長14.1%。
廣汽乘用車下一步將借鑒合資公司經驗。將廣本高管調任廣汽乘用車,是廣汽集團高層考慮的一個核心因素。郁俊具有將一家車企銷量規模從30萬輛提升到60萬輛的經驗,目前在廣汽集團內部找不到第二個人。
廣汽用人最“好動”
因為旗下主要為日系合資車企,2012年,廣汽集團在釣魚島事件影響下成為國內最艱難的汽車企業。廣汽集團2012年汽車產銷分別為70.33 萬輛和71.22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7%和3.8%,低于兩年前的產銷量;廣汽集團連同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的營業收入較2011年同期減少約 100.22 億元,同比下降約 6.35%;凈利潤只有11.34 億元,下降約73.46%。
廣汽本田無論從銷量規模還是利潤貢獻,都是廣汽集團最重要的板塊。郁是2013年廣汽集團首次大換防時的核心。廣汽策動人事大騰挪,主要的一個目的是支援低谷中的廣本。
2013年5月,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任廣汽商貿集團董事長,副總經理郁俊接替姚一鳴任執行副總經理執掌廣本,原銷售本部副本部長閤先慶接替郁俊。
此外,此輪調整還涉及廣汽豐田、廣汽菲亞特、廣汽吉奧、廣汽三菱等旗下合資公司。被張房有稱為“鳳凰涅槃”的換防,在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兩家主要的合資公司中,獲得了明顯效果。第二年,廣豐副總經理鄭衡調任廣本,發動了很多創新性營銷,廣本銷量開始高速增長。
據廣汽年報顯示,2015年廣汽集團汽車產銷 127.39 萬輛和 129.97 萬輛,同比增長 4.54%和 10.86%;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約 42.32 億元,同比增長約 32.48%。其中主要的銷量和利潤來源于廣本、廣豐。
“所有圍繞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變革,都是為了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張房有說。在形式上,主要體現在用人機制上的變革。自2013年換防后,廣汽集團內部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會不定時進行。
廣汽內部下屬公司之間人才流動正?;?,特別是高管實際上采取了任期制,形成了一種機制。不過,廣汽高層可能會根據業績,不定期對高管職位進行調整。比如,在2013年大換防后,表現不盡人意的廣汽菲亞特人事調整在隨后的三年中一直在進行。“企業發展最關鍵的是體制、機制。”曾慶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