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福利片-黄色福利-黄色短视屏-黄色短视频网站-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效益回升基礎不牢 鋼鐵業需處理好去產能和控產量關系

字號:

2017-05-04來源:中國工業報作者:孟凡君

  記者 孟凡君

  “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開局良好,運行基本平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鋼鐵虧損企業雖然同比減少17家,但仍有19%的企業出現虧損,值得全行業關注。”4月26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召開2017年第一次信息發布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顧建國介紹說,1~3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393.26億元,同比增長40.16%,但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2.77%,說明鋼鐵行業盈利水平仍然很低。因此,要清醒認識到,我國鋼鐵行業效益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不能誤認為行業市場形勢已發生根本性改變而放松了努力。希望鋼鐵企業一定要克服短視行為,不可盲目擴大產量,特別是大企業、區域骨干企業在價格上要有定力,在生產上堅持按訂單組織,沒有訂單不生產。

  邊去產能邊穩價格

  顧建國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開局良好,為鋼鐵行業提供了較好的市場需求。同時,6月底前徹底清除地條鋼等政策的有力貫徹實施,為鋼鐵行業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1~3月,我國粗鋼產量增幅較高,一方面由于產能釋放較快,另一方面由于上一年度基數較低。但一季度我國鋼鐵運行態勢不能代表全年的運行態勢,全年粗鋼產量及消費量是增是減還有待觀察。由于前段時間鋼材價格比較好,企業生產積極性很高,增產勢頭較猛。此時,更需要處理好去產能和控產量的關系。

  根據全國鋼鐵去產能工作會議精神,2017年,我國鋼鐵行業要化解過剩產能5000萬噸左右、有效處置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上半年徹底取締地條鋼等,這些都是必須完成的硬指標、硬任務。4月24日,工信部網站發布公告稱,根據《鋼鐵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修訂)》和《鋼鐵行業規范企業管理辦法》,工信部開展鋼鐵行業規范企業動態調整工作,最終確定撤銷29家企業和需整改40家企業。據了解,自2012年開展鋼鐵行業規范管理工作以來,截至2015年,工信部共分三批公告304家規范企業,約占全國粗鋼總產能的90%。

  2016年11月14日,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首次將鋼鐵去產能列為重點任務之首,并提出到2020年我國粗鋼產能凈減少1億~1.5億噸。實際上,我國鋼鐵去產能一直受三大怪圈困擾,即“限產而不減產、限產卻不減排、去產能卻增產量”。在鋼鐵去產能目標確定的情況下,如何確保鋼鐵價格穩定,就成為關鍵問題,因為一邊是較重的鋼鐵去產能任務,一邊是要防止價格大起大落。

  2016年,我國鋼鐵去產能過程中,鋼價持續走高推動企業盈利狀況改善,與此同時,鋼價上漲帶來的復產潮曾一度打亂去產能的步調。盡管如此,在2016年年初設置行業化解4500萬噸過剩產能的目標任務后,到去年11月就已提前超額完成,到年底實際完成了6500萬噸。

  強化市場化、法治化

  工信部明確指出,2017年,我國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力度將持續加大,要突出嚴格執行環保、能耗、安全標準,確保6月底前全面取締地條鋼。2017年我國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將更加強化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將地條鋼作為產能退出重中之重,堅決依法徹底取締地條鋼違法違規產能。但是,地條鋼并未納入2017年去產能目標,這意味著去產能和取締地條鋼將齊頭并進,導致2017年整體鋼鐵去產能的任務加重。

  3月6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0叢誥蒙緇岱⒄褂牒旯鄣骺胤⒉薊嶸媳硎荊痔ゲ芤筒芾寐式岷掀鵠矗?017年在2016年6500萬噸基礎上,再去5000萬噸。4月24日,工信部開展鋼鐵行業規范企業動態調整工作是企業進入規范名單以來的首次“清淤”行動,實現規范企業“有進有出”,目的就是進一步督促企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持續規范生產經營,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其中,列入撤銷鋼鐵行業規范名單的企業主要包括三類:一是響應國家去產能號召,主動退出鋼鐵行業實施轉型轉產的企業;二是存在不符合規范條件要求情形的企業;三是已不具備生產經營條件,未通過省級工業主管部門初審的企業。

  各地去產能行動將加快

  3月27日,全國鋼鐵去產能工作會議提出三條線:一是底線,要確保完成5000萬噸左右的去產能任務;二是紅線,要徹底取締地條鋼;三是上線,要密切關注鋼材市場價格,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事實上,我國鋼鐵去產能1億~1.5億噸需3~5年時間,2016年第一年成績很大,當然還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隨著鋼價大幅上漲,鋼廠經營狀況好轉,未來地方政府和企業去產能積極性下降,去產能阻力增大。因此,2017年我國鋼鐵去產能將面臨更復雜艱巨的局面:一是價格上升與效益好轉,可能會出現違規產能的反彈和僵尸企業的復活;二是2016年去產能并未解決的債務處置、資產處理、人員安置等問題將要破題。

  目前,從全國各地公布的2017年去產能目標來看,鋼鐵大省去產能任務與2016年相差無幾。其中,河北省計劃2017年壓減煉鋼產能1562萬噸、煉鐵產能1624萬噸;江蘇提出從2017年開始,用兩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170萬噸;遼寧、江西、四川、云南、安徽等省份紛紛部署打擊地條鋼、中頻爐等,預示著各地去產能行動將進一步加快。

  顧建國認為,去產能并不意味著去產量,產能也不可能和社會需求量做到基本等同,產量基本上是隨需求變化而變化。產能利用率也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區間,當產能利用率比較低時,能否做好控產量就顯得很重要,擴大生產并不意味著就有盈利。目前,我國鋼鐵市場需求總量變化不大,而產量增長、出口下降,造成國內市場供給增加必將抑制鋼材價格上漲。然而,今年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去產能工作還在路上,基建投資保持增長,同時環境保護執法的力度在持續加強,因此鋼材市場不應該出現鋼材價格斷崖式的回落。

  顧建國強調,我國鋼鐵市場的穩定運行,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公平競爭秩序,同時也需要行業和企業從以下幾方面做努力:一是去產能為企業創造了較好的外部條件,去杠桿或許減輕了企業的債務負擔,但不能解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問題,必須依靠企業立足于自身加以解決;二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要注意風險防范,除了以往企業非常關注的投資風險、債務風險、安全風險、質量風險外,現在還要特別關注環保風險、誠信風險;三是加強產業鏈上的協作與配合。鋼鐵產業鏈上的各方不是零和博弈的關系,要變競爭為合作共贏。

延伸閱讀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