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10月16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16日發布的一份初創企業調查報告顯示,德國初創企業立足于新技術的研究應用,并且將國際化作為目標。
這份由德國聯邦初創企業協會發起并完成的《德國初創企業2017年指數》報告說,82.7%的德國初創企業將國際化或進一步國際化當作目標。約三分之一的德國初創企業從業人員來自德國以外。
德國聯邦初創企業協會負責人弗洛里安·內爾表示,三分之二的德國初創企業認為,不同地區的法律法規差異是企業國際化的最大挑戰。德國具有傳統優勢的中小企業,通過與從數字化中誕生的初創企業合作,可以釋放出巨大的協同效應。
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布麗吉特·齊普里斯在報告前言中說,德國初創企業呈現出多點聚集的特點,政府正致力于促進不同區域內的初創企業、傳統企業和科研機構相互協作。
齊普里斯說,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正成為初創企業創立的基礎。如果這些技術能被推進應用,預計到2020年,將為德國額外創造820億歐元的價值。
這份報告是對德國1837家初創企業、4245名初創企業家和近2萬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后得出的。報告將成立時間不超過十年,并至少滿足擁有創新科技或商業模式、追求或已經達到雇員和銷售額迅速增長兩項條件之一的企業,定義為初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