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18年中國長絲織造行業技術創新研討會”在河南省太康縣舉行。我院充分發揮國家級高端智庫作用,長期致力于服務國家、地方工業經濟發展,作為太康縣的長期合作方,為使我院太康縣多規合一項目做到精準落實,發展和規劃并舉,切實助推太康經濟發展步入新臺階。我院結合太康縣長絲織造產業資源稟賦和發展規劃,協調對接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等相關單位,積極促成此次盛會在太康縣召開,并促成“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基地”落戶太康縣。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太康縣人民政府主辦,太康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太康縣紡織服裝協會承辦。會議以“創新驅動、綠色織造”為主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徐文英,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葉志民,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路云,太康縣人民政府縣長李錫勇,東華大學教授奚旦立等相關行業協會、地方政府領導、院校以及有關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共150余人參加會議。
太康縣人民政府縣長李錫勇致辭
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路云向與會嘉賓致謝
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做了題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分析”的報告,徐院長指出,世界處于新一輪增長周期,制造業略有復蘇,但是新保護主義抬頭,世界貿易摩擦加劇,傳統產業增長乏力,新興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核心技術被壟斷,制造業布局兩極分化嚴重。徐院長強調,全球制造業正朝著“生產方式智能化;發展模式服務化、綠色化;組織方式扁平化、全球化;創新方式網絡協同化和開放化”的方向發展。在全球制造業“再工業化”的浪潮中,我國制造業存在產業資本“脫實向虛”、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居高不下、高端產業供給不足、基礎研究支撐不夠、新興產業帶動力不足、標準體系建設落后和處置“僵尸企業”困難等七大問題。政府和企業應當協同發力,優化發展環境,增強發展后勁,加快結構優化調整,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補齊科技轉化短板,提升核心競爭力,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報告以國際化的視野、詳實的數據、嚴謹的分析、切中時弊的觀點,贏得了與會領導和嘉賓的陣陣掌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作報告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出席會議并作了主題報告,太康縣副縣長喬偉向與會領導和嘉賓介紹了太康縣紡織織造產業發展規劃投資與政策環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作報告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作報告
徐東華院長與李錫勇縣長親切交談
會上,為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授予了“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基地”榮譽。另外,會議還發布了浙江臺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中國長絲織造行業綠色清潔生產企業,推薦了18個2018年度中國長絲織造行業技術創新成果項目,為《軍用紡織品偽裝功能整理應用技術研究》等7篇論文頒發了“牛牌杯·2018年中國長絲織造行業技術創新優秀論文”獎,鼓勵長絲織造企業和技術人員刻苦專研、精益求精、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更高的成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出席了太康縣“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基地”授牌儀式,并向中國長絲織造“綠色清潔生產企業”獲獎企業頒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向中國長絲織造“綠色清潔生產企業”獲獎企業頒獎
會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原會長徐文英,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在太康縣副縣長喬偉、太康縣產業集聚區主任陳令春的陪同下調研太康縣紡織和長絲織造產業發展情況。隨后,徐東華院長和相關行業領導共同出席了太康縣長絲織造產業發展座談會,并就太康縣長絲織造產業現存問題,未來發展規劃、方向,發展機遇和挑戰等相關議題,與地方領導和企業代表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徐東華院長在太康縣調研紡織及長絲織造行業發展
徐東華院長出席太康縣長絲織造產業發展座談會
我院作為太康縣“多規合一”規劃咨詢承攬單位和長期合作方,未來將以更創新、優質的服務,立足于太康縣發展實際、著眼于太康縣發展需要、聚焦于太康縣產業發展痛點、尋求太康縣產業發展瓶頸的突破路徑,為太康縣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和智力保障。
我院發展戰略研究所、城鄉規劃研究所所長李河新,發展戰略研究所執行所長張挺,城鄉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童童,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人員智一歌、李奇、郭威陪同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