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聯重科(000157.SZ)聯合曼達林基金,就收購意大利LADURNER公司(下稱“納都勒”)75%股權與其股東達成協議。雙方擬共同投資的金額為75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5.08億元)。這一收購使得中聯重科可獲得更多的國際先進環境技術和項目運營經驗。同時,中聯重科預計將用3~5年時間使得環境和工程機械等兩大板塊,成為拉動公司發展的雙引擎。
拿下納都勒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次75%股權中,中聯重科擬投資57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86億元,獲取納都勒57%的股權。而曼達林基金和中聯重科入股該企業的方式包括收購老股和增資擴股等。
創立于1990年的納都勒公司,是歐洲領先的環境和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投資運營商,在意大利及全球其他國家投資、運營的環境項目超過30個,業務領域涉及城市固廢處理、污水污泥處理、可再生能源、土壤復墾、環境咨詢服務等。
中聯重科副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院院長付玲博士對本報記者說道,“意大利這家企業具備EPC、PPP、BT、BOT、BOO等多種類型項目的成熟運營經驗和工程業績,焚燒發電技術、厭氧、好氧技術、污水處理技術及RDF技術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付玲還表示,如對方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可使二噁英的排放濃度比歐盟及國內排放標準低50倍;垃圾衍生燃料處理技術則使RDF的轉化率達60%;污水及高濃度滲濾液處理技術,使高濃度滲濾液達到我國一級排放標準,而國內現有技術僅能使同類污水達到三級排放,必須再經過污水廠進一步處理后,才能達到一級排放。
環衛產業大發展
早在2013年,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就提出打造五大板塊的戰略思路,而環境產業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去年全年,該公司的環衛機械產業毛利率為29.84%,超過了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主要板塊,而且環衛機械40.24億元的收入也同比上升了23%,在整體工程機械行業同比下降的情況下取得了獨特的發展優勢。因此,做大做強環境產業也是中聯重科戰略延伸的關鍵所在。
中聯重科副總裁、環境產業公司總經理陳培亮曾透露,環境產業公司有兩大發展主線:一是城市生活垃圾(也稱固廢垃圾)收集、分選壓縮、轉運及最終處理設備的研發和制造,二是餐廚垃圾回收和資源再利用的設備研發和完善。而這也是中聯重科3年內的規劃和中長期布局。
意大利這家公司恰好符合中聯重科的上述兩大發展主線,部分產品及解決方案可借鑒與更新。與此同時,借由國內對環保重視和前所未有的投入,中聯重科今后的環境產業發展速度也可能會更快。
按照中聯重科的計劃,今后雙方會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迅速拓展環境產業市場,未來3~5年,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收入規模將與工程機械產業并駕齊驅。
此外,收購海內外企業壯大企業資產、技術并提高收益,是中聯重科多年來的主要發展策略之一。從2001年開始起,中聯重科就相繼收購了英國保路捷、意大利CIFA、荷蘭Raxtar、德國M-tec等,因此此次拿下意大利納都勒公司也可看做是其貫徹收購戰略的舉動之一。